分类目录归档:生活随笔

记录生活的点滴,那些开心的,不开心的同大家分享一下!

【转载】关闭人人影视与射手网:司马昭之心

世(zhong)界(guo)互(ju)联(yu)网大会正在召开,著名的互联网大佬们聚集在一个无法登陆脸书和推特的镇子里探讨着互联网的未来。在一个女博士拥抱了李彦宏之后不久,人人影视被关闭了。短暂的回光返照之后,人人影视正式宣布正在清理资源,随后,中国最著名的字幕网站射手网也发布了“断舍离”的告别辞。相比于那场宏大叙事的互联网大会和与会大佬,其实,真正的中国互联网使用者们更关心这两个网站的命运。

人人影视关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这可能是引发恐慌最严重的一次。不久前,人人官微曾发部过一条消息称,11月底会删除掉所有没有版权合作的电影资源,但仍会继续制作字幕。但很快,这条消息就被人人影视自己删掉了。发布这条消息是为了回应美国电影协会点名批评中国迅雷和人人影视网站侵犯版权的行为。

有关版权的争论已经太久了,但是从未像现在这样混乱不清。前互联网时代,版权毫无争议的存在,且以一种毫无争议的形式被认可。这种知识产权的认定模式曾天然代表了正义与道德立场。但互联网迅速改变了这一切。传播方式的本质性变化,稀释了版权拥有者的权利坚固程度。但现实的改变并没有同时改变人的意识,也没能迅速创造出另一种盈利模式,这些具有滞后性,需要时间去适应和摸索,所以直到现在,互联网时代的版权争论仍然以“前互联网时代”的标准被讨论,困在商业、道德、法律、国际条约之间纠缠不清。这是一段注定的过渡期。

很显然,这次关站引发的壮观抗议已经说明,古典的版权观念早已无法适应如今互联网时代的现状,但新的盈利模式似乎永远触不可及。观众注定热爱唾手可得的、大规模的免费内容,互联网的分享特性又使得这一切变得似乎无法管控。内容出产者只能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用道德化的训诫和某些前互联网时代的法律条文维护自己日益丧失的利益。

相比于视频内容创作者,音乐圈的人们醒悟得更早一些,或者说是因为他们被摧毁得更快一些,这倒逼他们寻找了另外的出路。在与免费分享模式近乎悲壮而无用地反抗之后,音乐人终于彻底醒悟。如今,他们把作品免费发布在网络上,让作品成为广告,然后用演出和增值服务,或者第三方付费的方式为自己盈利。但影视创作者们仍然困在前互联网时代的黄金时代里,用顾影自怜的表情追忆往昔。

其实,电影公司的人都搞错了。互联网的免费分享模式并没有带来盗版,反而摧毁了真正的盗版生意。前互联网时代,影视作品的传播需要实体介质,录像带或者光盘,但这造就了一个盗版产业链,因为无论如何,这些实体都需要产生成本,进而关乎利润。但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实体被解构了,影视内容变成了一组符码,可以无限复制,免费分享。从本质上讲,这让盗版生意彻底丧失了生存的基础。

如今的电影变成了一种打时间差的游戏。上映档期的很短一段时间内可以赢得票房,然后就无法阻止互联网上的传播。电影院只能为人们提供残存的仪式感、社交功能和视听震撼效果,除此之外再无价值。就是说,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分析一下互联网到底改变了哪些东西,进而选择适者生存的新方式。而不是宁愿抱残守缺痛斥利益流逝,也不愿认真分析新模式中的盈利可能性。版权仍然存在,权利仍需要被尊重,它并非处于法外之地,但版权模式和盈利模式深刻的改变了。换句话说,互联网让版权真的回归到创作者手中,而不是被垄断在由大资本操纵的集团公司中。从已经探索出新模式的音乐领域看,网络摧毁了唱片公司,但解放了音乐人,让更小众的音乐得以用粘性聚合本来分散的受众,让更大众的音乐人可以更直接地获得利润。创作者和受众始终站在同一战壕,他们互相需要,唯一跳脚的是抬高了成本又架设门槛的资本公司和审查组织。

互联网的存在基础就是不断摧毁传播阻碍,降低传播成本。对于用户提供免费的基本服务近乎互联网的终极目标,你不去适应,就是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反动。即使你需要别人付费购买内容,你也无法阻止那些人们分享内容。这就相当于,你购买了一本书,你把它借给十个人,在前互联网时代中,作为一个实体,一本书和十本书本质上讲是不一样的,你出借了,一仍然是一。而如今你购买了一部电影,或者说一组符码,然后我借给十个人看,1分裂成了10,互联网时代,1可以无成本地复制成1亿,分享给全世界。而这个过程中,我不从中盈利,这本质上讲与前互联网时代借书是同样性质,这又如何违反法律?但如果,一个商业网站利用某些内容为自己盈利,那么网站理应付费。用户免费使用内容,网站得到注意力和流量,换得广告,谁受益谁付费。但这和用户间的免费分享不是一回事。无论如何,你阻挡不了人们分享的权力。影音产品如此,翻译的字幕更如是。我得到了一份免费分享而来的外文资料,我不贩售、不出租,用自己的智识翻译成母语,再开放我的硬盘分享给同好者,如果这触犯法律,那么互联网的内容几乎要被清空。

如今,对于互联网侵犯版权的声讨,更多的停留在对于改变的恐惧和道德主义的裁决之中,很少有人愿意承认已经势不可挡的新方向。著名分享网站海盗湾多次被关闭又重新开放,就足以让人们看到两种力量的纠缠。至今,海盗湾仍然存在着。甚至,他们逐渐成为了一种政治力量。

影视内容一定能找到另一种盈利模式,无论是第三方平台的付费还是其他,甚至制片方可以与演员签全经纪约,当电影和剧集让演员成名,他们的代言和增值盈利可以与片方分成,等等。但寻找新盈利模式的前提,首先是必须接受互联网世界的现实,接纳全球化,无门槛,免费的趋势。

当然,世界是一回事,中国是另一回事。

原本,按照当下的形势发展下去,随着新型盈利模式的探索,中国可以直接与这种模式对接,甚至有可能贡献某些模式。其实,很长时间以内,中国已经这样做了,各大网站购买国外剧集,邀请主演访华,参与综艺节目,接受访问,代言产品,某种程度上已经能看出新盈利模式的端倪。但即使各大网站主动自我阉割过的剧集,广电总局仍然不会袖手旁观。这个纯洁的组织不允许中国人看到任何未经审查的、可能污染思想的内容。他们扮演着严父慈母的结合体角色,梦想着将中国人孩童化。所以,在短暂的放任之后,管控的惯性加之这种行为所带来的潜在的寻租可能,审查毫无悬念地开始介入。中国与世界同步的又一次尝试,可以成为世界一部分的尝试就这样被阻断了。而当国外某些组织义正言辞地以“前互联网时代”的版权法规为借口提醒中国官方注意的时候,中国某些部门就开始利用这个理由为自己的管控寻找到合法性,但实际上,他们关心的是什么,谁都清楚。在这个混乱的转型期,两种意识形态因为不同的目的,却达成了共识,共构了共同的结果。但问题来了,总有一天,主流电影界会想明白,当他们服从互联网精神,免费或者低价出售片源供全世界分享的时候,中国人仍然无法参与进去。因为在中国和世界终结横亘着一个怪异的组织。

其实,影迷的哀嚎只是表态。只要互联网不被彻底阻断,这些内容资源就永远会自由流通。无论美国电影协会还是中国广电总局,他们都得面对现实,永远闭上眼睛让自己沉浸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世界里,假装仍然可以用古老的版权模式和审查方法阻碍传播,最终你们会发现,真正毁了电影业的是你们自己。

固有的版权模式并没有让真正的创作者利益最大化,而是让大资本强行垄断着版权,互联网的分享模式不但解放了受众而且同样可以解放创造者,以后,他们甚至可以不再依附于大公司,可以直接与受众交互。当然,这一切都在摸索,但趋势已经明朗。

“一个人人倒下去,千万个人人站起来。”这是每一次人人影视被暂时关闭之后,影迷们互相打气的口号。无数个种子漂浮在互联网的时空中,等待被随时捕捉,并再次被分享,有无数块硬盘自愿向公众敞开,提供着自由的信息交互可能。这是一个早已去中心化的时代,你砸碎一个固体的时候,每一块碎片都会被重新赋予生命,从而变成更多的有机体。这让垄断者焦躁,无论这垄断者来自于资本还是政治。总有一天,电影界会像现在的音乐圈一样,选择一条对互联网顺畅对接的途径,那天再回望现在的时候,不知道他们会发出怎样的慨叹。

稿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杨时旸

转载:慢慢的,就没有了,就像从未存在过

几年以前,我曾经嘲笑过某科技界大佬。当时他说:也许90后、95后会慢慢不知道谷歌是什么网站。

那一年,这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谷歌,全世界最卓越的互联网公司,活在互联网的一代中国人,会不知道他们的网站?

今天,我收回这句嘲笑。因为这件不可能的事,它慢慢变成了现实。

没有人再关注什么谷歌不谷歌。对他们来说,百度也蛮好用的,反正他们几乎没用过谷歌。没有谷歌又怎样?大家还是开心的刷微博,看微信,听歌,看娱乐节目。对于从来就不知道谷歌的人来说,少了谷歌又有什么影响?

多年前,我们也是可以登陆Facebook的。其实这个网站和校内一样,也挺蠢的。可在上面你能看到老外们的生活,可以轻易的跟一万公里以外的人互相拜访,可以看到很多根本不会开到校内上的主页。你用汉语回复,下面给你聊起来的可能是香港仔,可能是台湾人。你用英语回复,说不定有比你英语用的更蹩脚的寂寞的北欧人来跟你搭讪。你感觉地球真的变成了地球村,你还没拉门走出去,别人就推门走了进来。

然后,它就没有了。起初,它的失踪激起了很大的声音,后来,声音就消失了。

多年前,我们也是可以登陆Twitter的。其实这个网站和微博一样,也不过是些信息流,刷上一整天,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但至少,你可以以最快速度获取你想知道的任何新事,你会真正了解什么事情在全世界是流行的,而不是经过各种截图、翻译、转发,甚至曲解、断章取义、黑白颠倒的东西。你知道的是真相,赤裸裸的,也许有点太短的真相。但至少中间不会有无数人的加工与再加工,偏激、片面,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不管后来者有意还是无意。

然后,它就没有了。首先是它的本体没有了,然后它的模仿者也没有了,模仿者的模仿者也没有了。只剩一个模仿者的模仿者的模仿者,现在你每天能在上面看到无数广告。

多年前,我们也是可以登陆YouTube的。对于有的人来说,这个网站就是个大型优酷,当年有人信誓旦旦的说,没有YouTube,我们中国人会很快让优酷超过YouTube。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视频还是那么卡,内容还是那么垃圾,原创还是那么容易被盗窃,视频丰富度还是那么的可怜。在YouTube上,你能看到全世界最棒的手艺人,最逗乐的笑话,最天马行空的创意,最激荡人心的音乐,最美好的完美瞬间,可在优酷上,你想看一分钟视频,请先看半分钟广告。

哦,对了。Instagram,有些人可能感觉它和QQ空间也差不多。可我在上面关注了六百多个摄影师,它们都是顶好顶好的影像记录者,每天看他们的作品,我感觉到很幸福,那种即使没有到那里去,也身临其境的幸福。我还在上面认识了一个日本的爱自拍的帅小伙,一个爱喝酒的韩国大叔,一个十年前到过中国今天会在每张我发的紫禁城照片下点赞的美国大爷,一个美丽无比的俄罗斯妹子,我和他们基本上都难以交流,语言是很大的障碍,但几个简单的单词,心意也就到了,这种感觉,有时候比多年老友相聚还兴奋。因为这是人类不同族群自由交流互相沟通的过程,这种过程很神奇,真的很神奇。

可现在,它没有了,它之所以没有就因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你在搜索特定的词汇时,会搜出来特定的照片。虽然这么搜的人并不多,虽然看到的人也不会大惊小怪,也不会觉得天黑了,天亮了,天要塌了,天要变了。可它就是没了,Instagram,就这么没了。谷歌也是这么没的,Twitter也是这么没的,Facebook也是这么没的。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场合,说了什么话,下了什么决定。就要有超过十亿人像陷于哥谭市的孤岛里一样,看着一座又一座桥梁被炸掉,又被炸掉,又被炸掉,然后,就什么都没了。

我时常觉得悲哀,真的好悲哀,一个我根本不认识也不知道是谁的人,也许是一个群体,在不断抢走我身边的东西,而我却无能为力。我抱怨一声,他听不到,任何人都听不到。我怒吼一句,身边的大多数人却像看疯子一样的看着我。我哀嚎一声,这声音被阻碍在黑黑的幕墙以里。我发出尖锐的嘶吼,这声音传不了多远,就和我那被抢走的东西一样,消失了,不见了,就像从来没存在过一样。

对于本来就没存在过的东西,有谁又会觉得在意呢?那些本来拥有又被掠夺的人的哀愁,后来的人又怎么懂呢?我曾经是拥有一切的,我曾经是拥有世界的,我站在这片土地上,呼吸的是自由的空气,饮下的是自由的琼浆玉液。就在长的无法计数的时间里,我自由生命的一部分又一部分就这么被杀死了,突然就杀死了。可我还始终觉得,它们还奄奄一息的活着,就像它们是慢慢的死去的一样。

可它们终归是死了,而且随着它们的死,愈来愈多的事情慢慢的发生了,很慢很慢,几乎不被人察觉,可还是发生了。

没有谷歌,我可以用百度呀。可某些结果被越挪越后,越挪越后,最后就不见了。就像本来就不该搜出这个结果一样。

没有Facebook,我可以用校内呀。可你想发只有在Facebook上能发的文章,很快在校内上就失踪了。接着,校内变成了人人,话题变成了人人都关心的话题。大家都在抢着看星座、明星、八卦、娱乐。没有人会关心什么消失了,反正它们本来也没多少存在感。

没有YouTube,我可以用优酷呀。可你却经常只能在优酷上看到抄袭别人的作品,而且还不署名,而且还洋洋得意,而且还自我陶醉,就好像那个idea本来属于他自己一样。你看了还要惊呼,他是如此的有创意!好一个抄袭的创意,可你却不知道,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网站叫YouTube。

没有Twitter,我还可以用微博呀。可你想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你搜的越勤快,越能看到越明显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搜索结果不予显示”。时间长了,你想,反正知道了也没什么用,不如不看了。

慢慢的,一扇又一扇的门关上了。今天你打开世界上最大的博客网站,发现它没了。明天你一看,世界上最好的设计师分享网站没了,一开始是刷新的很慢很慢,后来它就没了。过两天再一看,平常每天都会读两篇文章的媒体网站没了,那里的文章缤纷多彩,最后都变成了该页无法显示几个字。再过几个月,大学的网站不让上了,摄影师的网站不让上了,就连百度日本这种自家网站,也没了。

接着,漫画看不了了,接着,动画看不成了。接着,美剧英剧失踪了。下载美剧英剧的网站又又又失踪了。尊重正版,保护权益,行吧,然后字幕网站也没了。

游戏没了,你习惯性登陆的游戏网站,发现下载栏正在整治中。论坛关了,天天都在看的论坛,突然接到相关部门的电话,因为“报备问题”不让办了。个人网站,私人博客,对不起,说没就没有,你在上面存了多少多年辛勤耕耘的东西都没用。

你关注的人,有一天你登陆微博,发现他怎么好久都没说话了,然后你搜索了一下,发现他的账号不存在了,而且你搜他的名字,他的名字未予显示。

一盏一盏的灯,灭了。四面八方的光源,消失了。我们生活的五光十色的世界,变成了一片黑色。

天黑了,那么睡觉吧,但愿长醉不复醒。

最后,我们变成了一群做梦的人,这个梦的名字,叫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搜索结果不予显示梦。

作者:小海,来源:豆瓣网,原文已被和谐

悲催的科目三考试

不知道哪位大师说过“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至理名言啊,想想我驾校科目二考试通过,运气使然。可是运气总不会在你这边。科目三考试,悲催的我挂了。

想想本人平常练习的也比较认真,这次考试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天时地利均不在,考试时还有点分心,我的那点可怜的实力就被无情的雨打风吹去。

科目三考试天气

科目三考试天气

失败是成功他妈,可怜我的那240元的补考费啊!下次再战吧!

PS:这是科目三考试路段

科目三考试路段

28岁生日

28岁了,又到了生日这一天,推却了朋友、同事的庆祝,就让我安静的整理思绪。生活中我已尽量忘记渐渐溜走的时光,希望自己还是曾经年轻的自己。可是时间就想东去的长江之水,无法停留。

转眼间我已28岁,想想事业、家庭,一事无成。悲哀的年纪,悲催的生活。

就像我所说的,让自己忘记时光的溜走,这是一种逃避。逃避的后果就是漫无目的的做事与做人,致使现在的我失败。知道自己的失败之处,那么从现在开始,就需要改变。希望从今天开始,可以自律的生活,严谨的工作。

————————————————————写在28岁的生日感悟!

成考顺利通过后的感想

今年,也可以说是下半年除了工作就一直忙着考试的事情,职称英语,一级建造师、成人高考然后就是驾校考试!

年底快到了,收获的时候了也就快到了,虽然成绩可能会不好,但总归是我努力的一个结果。

从现在的情况看,今年的考试还是很成功的。

首先是职称英语虽然分数不是很高,但还是通过了。现在只要再参加计算机职称考试,准备一篇论文就可以申请中级职称了。

然后就是成人高考,比一级建造师考的时间后,可是成绩出来还是早一点,当然分数还是不高,不过按照前几年的录取分数,被录取应该没有没有问题。

接下来就是驾校的科目一、二考试了,还是一如既往的低分通过。最主要的是通过,真是考神附体啊。

希望接下的一级建造师和科目三也能好运依旧,最主要的当然是一建了。这可是一件大大大大事啊!

美好的愿望就是,过年回家虽然没能带回女朋友,但带着一级建造师、合肥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和驾驶证回家那也是很happy的!

驾校科目二考试通过

通过两个星期(中间有5天没有上车)的科目二(场地)练习,驾校安排在这个月的27日参加科目二考试。

这个考试可是真的紧张啊,比我参加高考和毕业后参加的相关职业技能考试都紧张。

考试那天也是很悲催的分到据说是那个考场最差的一辆考试车——4号车,离合非常的难控制。就是由于这个离合,导致我在倒车入库的时候熄火两次,两次啊,直接扣掉20分,当时想,这下废了,就这个离合我在坡道起步不是必挂的吗!

不过还好,在接下来的侧方位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级坡道定点起步犹如考神附体,一次通过。可吓坏我了,C1驾照80分及格,擦线过啊!

驾校科目二考试结果

现在好了,就剩下一个科目三,加油,希望年底能拿到驾照!

配眼镜了

很早就知道自己的视力下降,可是没有想到下降的这么厉害,平常没有佩戴眼镜时,只是感觉视线模糊,也没有其他的。

可是验光时,发现两只眼睛都300多度,崩溃!

这次要是不应为学车考试,怕考场找不到参照点,可能还不会去陪眼镜!不过带上眼镜猴,整个世界都清楚了,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很不错,习惯后可能就摘不下来了!

P41022-205139 P41022-203613 P41022-203620

户外,垂钓

昨天周日,下午几个同事闲的无聊就想着去钓鱼,对于这项我热爱无比的项目当然是踊跃参加了。

驱车半小时来到宣城双桥镇,在一个专业钓鱼的池塘里就开始了一下午的垂钓大业,可谁知时运不计打了一下午的酱油不说,还放跑了(装网兜手滑)同事钓的一条20CM左右的扁鱼~~~~(>_<)~~~~ 。

对了,我的酱油也要给小伙伴们看看。

2014年十月12日垂钓结果,一只小虾米!

2014年十月12日垂钓结果,一只小虾米!